快乐游戏学姿势
一、游戏是孩子获取高兴的一种主要手段,对进修有哪些影响
很多游戏是可以让孩子获取高兴进修主要手段的,不过对进修也会产生影响。幼儿园时期孩子的教学最为决定因素,在这个阶段对进修都会产生极大兴趣。但孩子并不会被姿势占据大脑全部。他们会通过进修情感,进步想象力,拥有不同程度提高。随着时代进步,游戏现象程度所受到的影响,也会逐渐加大。现如今也一个科技相对发达的社会,不只是大人整天喜爱拿着手机玩游戏,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也可以获取一种很大的高兴。
感到高兴游戏确实是可以让孩子感到无比的高兴,而且在整个游戏的经过中,孩子会通过游戏中的触觉来感知这个全球,也会寻觅这个全球的美妙。进步孩子思考方法以及想象力,对于进修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,孩子们特别喜爱在进修中去认识到很多的人物以及姿势的巩固。因此说孩子们边进修边玩游戏也是一件很天然的经过,对于孩子的认知来说也是很好的方法。
沉迷游戏但有些家长特别担心孩子会沉迷于手机中的游戏,由于现在手机的游戏在当今相对盛行,几许会影响到孩子的进修,也会破坏掉孩子的注意力。因此对孩子玩游戏的态度及其否定,其实这种对游戏的误解来说也是很领会的。毕竟游戏可以让孩子认识全球寻觅全球,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这种好奇心还有求知欲望,确实是会破坏掉孩子在进修方面的促进。
给予鼓励提议孩子有玩游戏需求的时候,作为家长还是要多鼓励给予支持,要让孩子体会游戏带给自己的姿势。从而也可以加强孩子的好奇心,发现孩子们的兴趣,这对孩子的健壮和心理来说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。游戏也是需要想象力的,和锻炼孩子的智力除了感觉到高兴,还可以从游戏中学会成长。不过任何事务还是要懂得分寸,不要让孩子沉迷于游戏。
二、“游戏点亮高兴童年”是啥子意思
游戏是孩子的天性,游戏蕴含了孩子成长需要的源动力,是孩子最喜爱做的事务,孩子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游戏中寻觅发现未知,从中学到更多的姿势,因此孩子的童年是需要游戏来帮助他们高兴成长的。
孩子在趣味的游戏活动主题中,激发了好奇心,培养了创新能力、进修能力、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。
人物扮演游戏是孩子幼儿阶段很喜爱做的事务。包括对设定的人物或者动物的简单模仿、剧情表演等。他们能够模仿医生、警察、老师、消防员、猎人等自己较为熟悉的人物人物;甚至是老虎,狮子,大象,狐狸,狼,猴子,兔子等一些动物人物。
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日常生活中,喜爱和自己的同学或者小玩伴们进行人物扮演、模仿游戏,甚至互换人物表演。孩子们会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,配置不同的场景,进行编排、表演。
在人物扮演游戏中,孩子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创新力进步和心理上的满足感,有助于孩子潜移默化地领会和把握自己所处的全球,使孩子的行为方法符合客观实际、更擅长社交、更具有创新力,为今后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幼儿期的孩子特别关注木头、塑料、纸板、纸、布料、透明胶片或金属等制品的用途及功能,总想探究明白。
孩子玩陀螺时,会观察制作陀螺的木头材料,会把一本大的画册当成玩具火车的隧道运用,会对折叠的纸飞机进行研究,这些行为也能成为航模兴趣培养的基础。
因此让年轻的父母们学会善用游戏来点亮孩子的高兴童年吧!
三、《高兴读书吧》第一课时姿势集合
3月19日周四《高兴读书吧》第一课时姿势点归纳:
一、猜书名。
1.根据封面猜一猜书名(二年级上册《高兴读书吧》主推书目《小鲫鱼跳龙门》《“歪脑袋”木头桩》《小狗的小房子》《一只想飞的猫》)。
2.听故事务节猜(《神笔马良》)。
3.观看视频猜(《七色花》)。
二、出示本单元《高兴读书吧》主推书目。
读一读书名:《七色花》《神笔马良》《梦想的实现》《一起长大的玩具》。
三、解析《一起长大的玩具》。
1.从封面上能获取哪些信息?(书名,作者,编者,出版社,插图)
2.自己说一说其他信息。
3.了解封底和书脊:书的背面叫封底;封面和封底中间的部分叫做书脊。
4.回忆大家学过的金波爷爷的课文:《雨点儿》《阳光》《树和喜鹊》。
四、学会看目录。
1.目录上有深入了解和页码。
2.目录的影响:目录可以告知大家故事的大概内容,可以看目录猜一猜故事的主要内容。
3.操作:
(1)自己找一本讲儿童故事的书,说一说书名,作者,出版社和插图。
(2)翻开目录数一数这本书有多少故事?第三个故事是啥子,从哪一页开始?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哪壹个?
4.出示《一起长大的玩具》目录页。找出有多少故事,一共有几许页?
五、默读《一起长大的玩具中》中的壹个片段。
1.出示默读标准。
2.默读小游戏。
3.阅读整本书时,遇到不认识的字,可以用猜一猜或者跳过去的方式。
4.边读片段边想象画面。
六、进修制作阅读记录表。
七、小结。本节课来到儿童故事王国认识了新兄弟,学会了看目录,了解了阅读整本书的方式。
3月19日语文《高兴读书吧》作业:
1.找一本你喜爱的书,说一说书的信息(书名,作者,编者,出版社以及插图的内容。这本书有多少故事?第三个故事是啥子?从哪一页开始的?你最喜爱哪壹个?)
2.阅读故事《一起长大的玩具》(周末阅读《七色花》、《神笔马良》、《梦想的实现》)。
3.制作阅读记录表,记录你的阅读时光(填上寒假阅读的内容和今晚阅读的内容)。
3.20《高兴读书吧》第一课时在线答疑
1.二年级上册《高兴读书吧》主推那几本书?本期《高兴读书吧》主推了那几本书?请说出书名。
2.从封面上能获取哪些信息?
2.了解封底和书脊?
3.回忆大家学过的金波爷爷的课文?
4.目录上有哪些部分组成?目录的影响?
5.自己找一本讲儿童故事的书,说一说书名,作者,出版社和插图。
7.翻开目录数一数这本书有多少故事?第三个故事是啥子,从哪一页开始?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哪壹个?
8.根据自己制作阅读记录表,说一说你最近读过的书里最喜爱的一段,和大家一起同享。
《一起长大的玩具》
金波
猪蹄儿灯
小时候过年,最大的趣味莫过于三十晚上点燃“猪蹄儿灯”。
那是一种自制的灯盏,点燃以后,高举过头,就像一支小小的火把。
其实,玩猪蹄儿灯,最大的趣味,还缘于它的制作经过。
早在腊月二十几,不少人家就开始宰猪了。大家小孩子家对于宰猪吃肉,当然有兴趣,但也早就巴望着得到那尖尖的猪蹄儿壳,觊觎着一小块猪油,好用来做一盏猪蹄儿灯。
被宰了的大肥猪,浸在热汤里,刮去了鬃毛,白白胖胖地躺在案板上,它的四只尖尖的小猪蹄儿翘得高高的。
大家拿一根长长的钉子,用钉子帽儿用力一勾,就把猪蹄儿壳勾了下来。大大众很慷慨,虽然你去勾,反正对他们来说也没用。
想要一块猪油可就难了。没有猪油是万万做不成猪蹄儿灯的。大家总是死乞白赖地讨猪油。而他们又总是说,这样一块猪油,够炒壹个菜的了。
大家说,宁肯少吃壹个菜,也愿得到一块猪油。
快过年了,大大众也不愿拂了孩子们的面子,因此最后总是能满足大家的标准,割下一块猪油送给大家。
有了猪油,再去找母亲要一根棉捻儿,裹在猪油里,塞进猪蹄儿壳里,一盏灯就算做成了。
最后一道工序简单多了,找一根高粱秆儿,劈开一端,把猪蹄儿灯夹紧,就算大功告成。
到了三十晚上,把猪蹄儿灯点着,互相招呼着,一齐走到街上来。
街上已有好多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了。他们的灯只能提着,低低地照着脚下一小片土地;大家的猪蹄儿灯却总能举过头顶,照得很高很远。
最值得骄傲的是,大家的灯是自己做的。
抽陀螺
“杨柳活,抽陀螺。”
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,说的是初春时节,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。
陀螺,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,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。找一块木头,削成一寸多高,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,再把下端削尖,尖端安一粒滚珠,陀螺就算做成了;再做一根鞭子,就可以玩儿起来。
玩的时候,先得从鞭梢缠起,缠住陀螺的腰身。直放在地上,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,用力一拉鞭绳,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,再用鞭子不断抽打,越抽转得越快。
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,大家常到冰上去玩儿。鞭梢儿噼啪噼啪响,陀螺滴溜滴溜转。虽然天寒地冻,谁也不觉得冷。
在我的印象中,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。现在想起来,大约是由于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,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,它才转;稍一怠慢,它就会停转歪倒。
抽陀螺,还很有进攻性。多少人一起在冰上抽打,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,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,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。
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,不知是谁,把“抽陀螺”改叫“抽汉奸”。这个新名称,很快就被大家认可。一说起“抽汉奸”,大家的鞭子抽得更响、更有力,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,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,很是解气。
有时候,大大众在一旁看着,也会走上前来,和大家一起抽它几鞭子。
兔儿爷
小白兔给来是儿童的宠物,雪白的绒毛,通红的眼睛,尤其是温顺的性格,让大家格外爱怜。
每年中秋节,市面上除了卖月饼、水果、干果外,最引起大家孩子家兴趣的,就数泥塑兔儿爷了。
本是兔儿,偏又以“爷”相称,在别的动物中,绝无这种殊荣。“爷”字给来是和长辈、和威严连在一起的。在人间不说,单就诸神而论,我小时候就了解有“灶王爷”、“土地爷”、“财神爷”,对这些“爷”们,须格外敬畏,以免招灾惹祸。
这兔儿爷,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“神兔”,即使称为“爷”,大家也并不惧怕它;相反,都觉得这兔儿爷和大家最平等,最亲近。每年的中秋节,都愿意“请”一尊兔儿爷来和大家玩耍。它带给大家的高兴,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。
对兔儿爷的喜爱,除了缘于对生活中真正小白兔的温情之外,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。
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妙,兔脸儿,人身子,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。
那时候,每逢买来壹个兔儿爷,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,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。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,
兔儿爷的穿着打扮也很奇妙,有的穿着大红袍,有的披着甲胄,有的背插令旗,样子很威武。
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,而是骑着老虎,或者狮子,或者麒麟,好像随时准备出征,无往而不胜。
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,我最喜爱的是一种叫“刮打刮打嘴”的兔儿爷。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,一动就发出“刮打刮打”的响声。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,从中空的体内伸到脚下,用手一拽,嘴巴一张一合,发出声响。
说起兔儿爷,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;以兔代月,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。少妇拜月,供的是“月光码儿”;大家儿童仿效少妇,供的是兔儿爷。对大家这些孩子来说,拜月是游戏,兔儿爷就成了大家的玩具了。
小时候,年年中秋节都要买壹个兔儿爷。开始年龄小,买个二三寸高的,随着年龄增长,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,我买过的兔儿爷,最大的有身高一尺的。
兔儿爷最大的有二三尺高。这么高的,我没买过,一来抱不动,二来也没地方摆。
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;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,我一定买壹个大个儿的。
《梦想的实现》
(印度)泰戈尔
老苏巴的儿子小苏希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,他经常扰得街坊邻居不得和平。老苏巴有时候气急了,会想要教训他一顿。可他的腿有风湿病,比不上小苏希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。顽皮的小苏希并没有挨过几次爸爸的拳头。
星期六的早晨,快到上学的时刻了,小苏希却一点也不想去学校。由于今天要考地理,小苏希不喜爱考试。邻居家今天晚上要放烟花,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,热闹极了,小苏希想去邻居家里玩。
“苏希,你如何还不起床去上学?”老苏巴看着赖床的苏希问道。苏希躺在床上,假装很痛苦地说:“爸爸,我肚子疼,不能去上学了。”
苏巴了解这是儿子在为不想上学找借口,就像趁机教训他一下。他对苏希说:“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上学了,一会儿吃点帮助消化的药,在床上休息吧。”他又装的很遗憾的样子说了一句:“太可惜了,我还给你买了柠檬棒棒糖,看这个样子,你也吃不了了。”
小苏希听了爸爸的话,顿时愁得不行。他特别爱吃柠檬棒棒糖,几乎一有零花钱就去买。他也很害怕吃药,觉得吃药是全球上最痛苦的事务。
不一会儿,爸爸就端着一碗药过来了。苏希一看到那黑乎乎的药汤,就急忙从床上跳起来,说:“爸爸,我的肚子不疼了,我要去上学。”苏巴把儿子一把摁回了床上,对他说道:“不行,你今天哪儿都不能去,把药喝了,接着老老实实地在床上休息一天。”说着,他不顾苏希的反对,逼着他喝了这碗药,接着就反锁了苏希的房门离开了。
可怜的苏希在房间里嚎啕大哭,他一边哭,一边想:要是我能变得像爸爸那么大就那样我就可以想做啥子就做啥子,没有人能再来管教我。
另一边苏巴正在安静的坐着,他在心里默默想到:我小的时候由于父母的溺爱和自己的顽皮,没能好好读书,要是能再有壹个机会回到过去,我一定会用功读书,不浪费一点儿时刻。
正在此时,一位仙子经过了他家门口,她听见了父子二人心中所想,就对他们说:“放心吧,明天你们的梦想都会实现了。”听了仙子的话,父子俩都早早爬上床去睡觉。经常失眠的老苏巴更是一碰到枕头就睡着了。
第二天一早,苏巴很早就醒来了。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和牙齿都从头长了出来,下巴上的胡须全没了。睡前还合身的衣服现在又肥又大,他急忙跑去照镜子,发现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是小孩子的样子了。
而一给早起闹腾的苏希却感觉又困又累,如何睡都睡不够。就在他还昏昏沉沉的时候,喧闹的苏巴跑了进来,把苏希吵醒了。苏希无奈地起床了。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紧的难受,再低头一看,自己的手和脚都变大了。他立即去照了照镜子,镜子里的苏希头发已经掉光了,嘴也由于没有牙齿而显得瘪瘪的,下巴上的胡须更是又白又长,苏希已经变成自己希望的大人模样了。
就这样老苏巴变成了小苏巴,小苏希变成了老苏希。父子俩都欢喜地以为自己开始了快乐、高兴的新生活。
然而现实却并没有让他们如愿。先说老苏希吧。老苏希认为自己现在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,可他来到池塘边想要游泳时,他发现他现在的身体本能地抗拒游泳,由于他害怕着凉生病。他想去爬树,可是树枝根本承受不住他的体重;他想吃柠檬棒棒糖,然而柠檬棒棒糖也没有以前美味了;他想去找兄弟们玩,可是年轻喧闹的兄弟又吵得他心烦;他像往常一样恶作剧,大众会追着他满街喊打……更让他烦恼的是,他还要对付总想逃课的爸爸——小苏巴。
《七色花》
(苏联)瓦·卡达耶夫
一天,小姑娘珍妮到铺子里买了七个面包圈。回家的路上,她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,一只狗跟在她的后面,把面包圈壹个壹个都吃掉了。
“啊,你这坏狗!”珍妮叫着,转身去追那只狗。可是,她没追上,却迷路了。她急得哭了起来。走来壹个妻子婆,把她领到一座花园里。
“别哭了!”妻子婆说,“我把这朵‘七色花’送给你吧!”说着,妻子婆把一朵有着黄、红、蓝、绿、橙、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。
“这朵小花,”妻子婆又说,“只要撕下一片花瓣,把它扔出去,唱个歌谣,你要它做啥子它就能做啥子。”妻子婆教珍妮唱那首歌谣,珍妮刚学会,妻子婆就不见了。珍妮想尝试看,就撕下一片黄花瓣扔出去,唱道:“小花瓣儿飞哟飞,飞到西来飞到东,飞到北来飞到南,绕壹个圈儿转过来,让我带着面包圈回家去。”
一眨眼工夫,珍妮回到家了,手里拿着一串面包圈。
珍妮想:“这真是一朵神奇的花,我要把它插在最好的花瓶里。”她伸手去书架上拿母亲最心爱的小花瓶,一不小心,“当啷”一声,花瓶掉下来摔碎了。珍妮连忙撕下一片红花瓣:“……让母亲的花瓶完完整整的吧!”歌谣还没唱完,花瓶碎片已经合在一起了。
珍妮走到院子里,看见男孩子们在玩“到北极去”的游戏。“让大家一起玩吧!”珍妮说。但男孩们不让她参与。珍妮撕下一片蓝花瓣唱了起来:“……让我马上到北极!”她就立刻到了寒冷的北极。
一阵旋风吹来,珍妮还穿着夏季的衣服呢,“哎哟,太冷了!”她大哭起来。七只大白熊给她走过来。珍妮吓得赶快撕下一片绿花瓣,边扔边唱起歌:“……让我马上回到我家院子里。”
一眨眼工夫,珍妮又在院子里了。她走到别的院子去同女孩子们玩,看到她们有各种各样的玩具,就撕下一片橙色花瓣,唱道:“……让全球上全部的玩具都归我吧!”于是,玩具从四面八路线珍妮飞来。洋娃娃、小皮球、小汽车、小飞机……堆满院子,堆满街道,城里交通堵塞了,有些玩具跟着珍妮来到阳台,爬上楼顶。
珍妮赶快撕下一片紫花瓣,唱道:“……让玩具赶快都回商店去。”于是,全部的玩具都不见了。
只剩下一片花瓣了,可不能再随便用了。珍妮来到大街上,仔细想还要点儿啥子。
忽然,她看见壹个很可人的小男孩坐在大门前的板凳上。
“小兄弟,你叫啥子名字?”珍妮问。
“维佳。”
“啊,维佳,大家来玩捉迷藏吧!”
“不行,我的腿有毛病,不能跑着玩。”
“你一定能跑!”珍妮说着,撕下最后一片青花瓣,唱道:“小花瓣儿飞哟飞,飞到西来飞到东,飞到北来飞到南,绕壹个圈儿转过来,让维佳健壮起来吧!”
小男孩的腿马上他从板凳上跳下来,同珍妮玩起了捉迷藏。
《神笔马良》
洪汛涛
从前,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。父亲母亲早就死了,靠他自己打柴、割草过日子。他从小喜爱学画,可是,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!
一天,他走过壹个学馆门口,看见衙门里的县令,拿着一支笔,正在画画。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,对师爷说:“我很想学画,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?”县令瞪了他一眼,“呸!”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,骂道:“穷娃子想拿笔,还想学画?做梦啦!”说完,就将他撵出大门来。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,他说:“偏不相信,如何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!”
从此,他下决心学画,每天用心苦练。他到山上打柴时,就折一根树枝,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。他到河边割草时,就用草根蘸蘸河水,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。晚上,回到家里,拿了一块木炭,在窑洞的壁上,又把白天描过的物品,一件一件再画一遍。没有笔,他照样学画画。
一年一年地过去,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。他的窑洞四壁,画上叠画,麻麻花花全是画了。提高也很快,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,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。一回,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,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。一回,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,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草。然而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!他想,自己能有一支笔该多么好呢!
有壹个晚上,马良躺在窑洞里,由于他整天地干活、学画,已经很疲倦,一躺下来,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。
不了解啥子时候,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,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,把一支笔送给他:“这是一支神笔,要好好用它!”马良接过来一看,那笔金光灿灿的;拿在手上,沉甸甸的。他喜得蹦起来:“谢谢你,老爷爷,……”马良的话没有说完,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。
马良一惊,就醒过来,揉揉眼睛,原来是个梦呢!可又不是梦啊!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!
他特别高兴,就奔了出来,挨家挨户去敲门,把伙伴都叫醒,告知他们:“我有支笔啦!”这时才半夜哩!他用笔画了一只鸟,鸟扑扑翅膀,飞到天上去,对他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。他用笔画了一条鱼,鱼弯弯尾巴,游进水里去,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。他乐极了,说:“这神笔,多好呀!”马良有了这支神笔,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:谁家没有犁耙,他就给他画犁耙;谁家没有耕牛,他就给他画耕牛;谁家没有水车,他就给他画水车;谁家没有石磨,他就给他画石磨……
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壹个县令的耳朵。这县令,就派两个家丁来把他抓去,逼他画画。
马良年纪虽小,却生来是个硬性子。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,任凭县令如何哄他、吓他,要他画个金元宝,他就是不肯画。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马厩里,也不给他饭吃。
傍晚,雪纷纷扬扬地落着,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。县令想,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,也准冻死了。他走过马厩门口,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,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。他觉得奇怪,凑近眼去,往门缝里一张,啊!马良不但没有死,而且还烧起了壹个大火炉,一面烤着火,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!县令了解,这火炉和饼子,一定是马良用神笔画的,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,要他们把马良杀死,夺下那支神笔。十多个凶猛的家丁,冲进了马厩,却不见马良,只见东面墙壁上,靠着一架梯子。马良趁着天黑,攀上这梯子,翻墙走了。县令急忙攀上梯子去追,没爬上三步,就摔下来了。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。
马良出了县令的家,他了解在村里是不能住了,他给自己的村庄挥了挥手,默默地说了一句:“伙伴们,拜拜啦!”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匹大骏马,跳上马背,给大路上奔去。没有走出几许路,只听见后面一阵喧哗,回头一看,火把照得通明,县令骑着匹快马,手执一把明晃晃的钢刀,带着一二十个家丁,追上来了。
眼看就要追着了,马良不慌不忙,用神笔画了一张弓,一支箭。箭一上弦,“飕”的一声,正射中县令的咽喉,县令翻身跌下马去了。马良拍拍大骏马,大骏马像飞一样地给前驰去了。
马良连日带夜地在路上跑了几天,到了壹个市镇里,看看离家乡已经很远,就在这儿住下来。他画了许多画,拿到街坊去卖。由于他怕别人了解,便不让画活起来,画成的物品,不是少嘴便是断腿的。
一天,他画了一只没有眼睛的白鹤。一不小心,在它脸上溅上一滴墨水,白鹤便眼睛一睁,扇扇翅膀飞上天去了。
这一来,整个市镇都轰动了。当地的官员,马上把这件事奏给了皇帝。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,派人来召他到京都去。马良不肯去,他们把他拉去了。
皇帝拿到神笔,就自己来画了。他先画了一座金山。贪心不足的皇帝,画了一座又一座,画了一座又一座,重重叠叠地画了许多。画好一看,哪是金山!却是一堆堆的大石头;上面压得太多,就塌下来,差一点把皇帝的脚也打伤。
皇帝还不死心。他心里想,画金山不成,就换金砖。他画了一块嫌小,画了一块嫌小,最后画了长长的一大条。画好一看,哪是金砖!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蟒蛇,张开血盆似的大口,给他扑来。幸亏卫士们救得快,不然,皇帝早被大蟒蛇吃掉了。
皇帝没有办法,只得把马良放出来,又假惺惺地对他说了一些好话,说啥子要给他许多许多金银,还说啥子要把公主嫁给他,招他做驸马。
马良一心想夺回神笔,他装作答应下来。皇帝见马良答应了,特别高兴,就把神笔还给了马良,要马良给他画画。皇帝想,画金山、金砖都不成,那么画株摇钱树吧!摇钱树上,长的都是钱,轻轻一摇,就能掉下许多钱来,这有多好啊!他就叫马良画摇钱树了。
马良心里打定了主意,不说啥子话,提起神笔一挥,壹个无边的大海,出现在眼前了。蓝蓝的海水,没有一丝波纹,亮闪闪的像一面大玉镜。皇帝看了很不高兴,脸一板,骂道:“叫你画摇钱树,谁叫你画海!”
马良在大海中央画了块小岛,岛上画了株又高又大的树,说:“这不是摇钱树吗?”皇帝看见那株树,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芒,喉咙里咽了几口唾水,就嘻嘻地笑了起来,急巴巴地对马良说:“赶快画只船吧!我要到海中央去摇钱!”马良画了一只很大很大的木船,皇帝就带了娘娘、太子、公主和许多大臣、将军,都上船去了。
马良又画了几笔风,海水掀起密密的波纹,大木船就开动了。
皇帝心里痒滋滋的,嫌船走得太慢,在船头上叫:“风大些!风大些!……”马良就加了几笔粗粗的风。海动荡起来了,白帆鼓得满满的,木船急速地给海中央驶去。
马良又加上几笔大风。大海不安地吼叫起来,卷起滚滚的浪涛,大木船摇摇晃晃了。
皇帝心里害怕,给马良摇手,大声地喊道:“风够了!风够了!……”马良装作没有听见,不歇手地画着风。海水发怒了,浪涛扑上船去了。船倾斜了,船上乱起来了。
皇帝被海水打得浑身湿漉漉的,抱着船的桅杆,不住地叫喊:“风太大了!船要翻了!不要再画了!……”马良不去睬他,还是不住手地画风。风更大了,吹来了许多厚厚的乌云,又鸣雷,又闪电,还下起暴雨来。浪更猛了,海水像一堵堵倒坍的高墙,接连不断地往船上压去。船翻了,船碎了,皇帝他们都沉到海底去了。
皇帝死了以后,《神笔马良》的故事就传开了。马良后来到啥子地方去了呢,大家都不清楚。有的说: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,和那些种地的伙伴在一起。有的说:他到处流浪,专门给许多穷苦的大众画画。